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集部
  答沈东甫徵君论唐书帖子
南雷先生晚年文字亦多疏略如唐书玄宗宪宗之死
皆非定论不可不加考索新唐书于宪宗郭后曰宣宗
母郑故后侍儿有曩怨宣宗奉养稍薄后不得志一日
暴崩此其罪在宣宗也东观奏记则曰宣宗追恨穆宗
商臣之酷诛锄逆党无漏网者太后惭惧一日登楼便
欲自殒左右持之以闻其夕暴崩时礼院检讨官 王皞

抗疏请合葬配享上怒宰相白敏中召皞诘之皞曰宪
宗厌代之夕事出暧昧太后母天下历五朝岂得以暧
昧之事遽废正 …… (第 1a 页)
崩初上
以宪宗遇弑颇疑后在党中至是暴得疾崩盖上志也
甲申白敏中帅百僚请听政不许丙戌三上表乃依六
月贬 王皞
句容令夫据云太后寝疾权不听政宰臣等
问起居且有遗令则固非暴崩矣其成丧也犹循一切 …… (第 1b 页)

温公之深疑其事也但使宣宗实有见于元和之变懿
安万无可逃则其罪通天已自与宪宗绝虽声其罪于
天下以释 王皞
之疑可也今既不然是犹在疑似之閒
也是以温公意郭后实以疾终而宣宗积平日猜嫌又
因郑后之故遂逞忿以杀其身 …… (第 2a 页)
卿拜谒甚至移守陵宫人于别地所以实其罪案者惟
恐不至而咸通以子继父 王皞
复敢渎言之嗣君弗以
为非卒得配享焉何也得非天理人心固有不能自已
于中者乎当 (第 2b 页)
王皞
之初言也周墀叹其孤直然则公议
固以懿安之事为屈矣善乎胡身之之言曰文宗愤元
和逆党欲尽诛之终于不克以成 (第 2b 页)
 (氏皆济南盛/族刘中庵)
 赐碑名号之始
退朝录云唐太宗自撰魏元成碑德宗亦撰段秀实碑
  本朝太宗撰中令赵公碑皇祐中 王侍郎子融

  河中还乃以唐明皇所题裴耀卿额上之仁宗遂
  御篆赐沂公碑曰旌贤 (第 12a 页)
懿祖为献
祖之穆。昭穆之位。天地极殊。今庙室夺伦。不即陈奏。然尚
为苟且。罪不容诛。仍敕修撰朱俦检讨 王皞
研精详覆。得
报称。天宝二年制。追尊咎繇为德明皇帝。凉武昭王为兴 …… (第 08b 页)
。实见差殊。遂敢闻奏。今奉敕。宜令礼官集议闻奏
者。臣得奉礼郎李冈太祝柳仲年协律郎诸葛畋李潼检
讨官 王皞
修撰朱俦博士闵庆之等七人状称。谨按高祖
神尧皇帝本纪及皇室图谱。并武德贞观永徽开元巳来
诸礼著在甲令 (第 09b 页)
。恐须但称嗣皇帝臣某昭告
于某宗以下四室。敕旨令礼官同商量闻奏者。臣与今博
士闵庆之修撰官朱俦检讨官 王皞
同考礼经。更无别议。
请依前状。

** 增诸州刺史俸料奏(会昌六年十二月中书门下) (第 16b 页)
  集篆古文韵海五卷提要
宋杜从古撰从古字唐稽里居未详陶宗仪云从古
官至礼部郎自序称朝请郎尚书职方员外郎盖指
其作书时而言是编藏书家未见著录此依旧钞影
摹从古以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二书阙佚

未备更广搜博采以成之序云比集韵则不足较韵
略则有馀视竦所集则增数十倍矣案书史会要云
宣和中从古与米友仁徐竞同为书学博士高宗称
先皇帝喜书设学养士独得杜唐稽一人今观其书
所誉良不虚也
  太常因革礼一百卷提要
宋欧阳修等奉敕撰案宋自太祖始命儒臣约唐之
旧为开宝通礼至仁宗初年礼官 王皞
复论次太宗
真宗两朝已行之事名曰礼阁新编止于天禧五年
其后贾昌朝等复加编定名曰太常新礼止于庆历 (第 18a 页)
益之于以章前功训后嗣如史书所载英贤录官族传是
矣然多出著述家非子孙之言若李繁邺侯家传韩忠彦
魏公家传 王皞
沂公言行录虽出子孙又止一人之事而
已惟明粲明氏世录崔鸿崔氏世传则通记一姓之人诵 (第 2a 页)
位。亦未有知其谬礼。明其非义。而不举欠阙之典。故悼后之祔食。武帝终循虞谭之一言。懿安之配飨。宪宗亦从 王皞
之申请。此固事理之当然。而明證之可据。岂非今日君臣之所当取而为法者乎。今 殿下难于事体之重大。拘于祖 (第 290L 页)
谓富而强者。只出于一时之专精牟利。逞伎射人。求其极至。不过如商鞅计然之利。孙膑吴起之兵而已。曷尝如帝 王皞
熙之域仁义之师哉。今吾东虽虚伪成痼。以致贫弱之甚。而学士大夫尚知尧舜孔孟之为必可法。譬则五谷之蓁芜而 (第 586H 页)
又按唐史。宣宗疑其嫡母郭太后预于元和逆谋。待之甚薄。致有中和殿暴崩之变。帝不欲祔葬于景陵。礼院检讨官 王皞
力争坐贬。然其后郭太后得祔太庙。终无异议。则可见当时公议之严。而人主亦不能夺之也。臣等窃念我 朝三百 (第 597H 页)